這幾周幫一些暑假後即將升國一的學生們上課時
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於人生都有些哀怨
回想我們年少時也是這樣,
一方面想趕快長大、可以自己作主很多事情,
另一方面又覺得無止境的考試和競爭好累好煩、不想長大
而且我也發現:孩子們進入國中之後,
看待世界和生活的角度也不同了
青少年難免變得更敏感更有想法,
但很多想法不容易直接跟爸媽討論
(畢竟爸媽的角色不同、本來就是難免因為擔心而變成嘮叨或反對,我自己也難免對兒子這樣XD)
面對國中生的學生時,我不會昧著良心騙他們:「國高中沒那麼難啦!」
我反而會很誠實地跟他們說:
「老師自己也走過升學的激烈競爭,所以我能證實:國高中的高壓生活真的不是蓋的! 」
但同時,我也會同理他們的辛苦和不安,
也會跟他們說:老師和爸媽們都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陪伴他們成長,他們並不孤單!
我上周也跟一位焦慮的國一孩子說,
與其放眼在未來的考高中考大學,還不如先顧好「當下和眼前」
我們沒辦法得知結果,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控制「努力的過程」,
只要盡力了、就算結果不甚理想,至少也無悔了!
另一個國中孩子說,她好擔心考不上好高中,
我安慰她說、高中不是唯一選擇,
如果真的覺得讀書有點吃力,高職也是一條路
這位孩子可能平常已經習慣接受大人們給予的期待和壓力,
所以她當下很吃驚的回我:「不可能! 我不接受高職!」
我跟她說,先全力衝刺考考看、就算失敗也不代表就是人生的終點
有時候只是轉個彎繞個路,最終的終點誰輸誰贏都不一定
像我就認識不少朋友,原本念高職、但後來一路插大甚至念了研究所,
現在的工作也不比我們這些念高中的人來得差
我覺得青少年時期的孩子,
真的很容易因為自己的表現而失落、甚至覺得無路可走,
我們大人可以做的,就是讓他們知道:
不論現況看起來多糟糕,我們永遠都有另一條路可以選擇
正所謂「柳暗花明又一村」,
只要不放棄,永遠都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天地
也因為如此,我常常在幫青少年的學生上課時,
上一上就不小心變成心理輔導課了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