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一位學生媽媽聊到,
孩子在學校因為一些小疏失(數學考卷上,直式的橫線沒有用直尺畫)
就被扣了15分!
我和媽媽就討論起,
雖然當學校老師一次要管理20幾位孩子,真的很不簡單
但是為人師者,如果可以多給孩子們一些機會和改過的權利
而不是用這樣「發洩式」的扣分方式,讓孩子既傻眼又受挫
今天跟一位學生媽媽聊到,
孩子在學校因為一些小疏失(數學考卷上,直式的橫線沒有用直尺畫)
就被扣了15分!
我和媽媽就討論起,
雖然當學校老師一次要管理20幾位孩子,真的很不簡單
但是為人師者,如果可以多給孩子們一些機會和改過的權利
而不是用這樣「發洩式」的扣分方式,讓孩子既傻眼又受挫
#最近很夯的SEL是什麼
#恰巧我們的英文閱讀課上都有帶入
SEL (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) = 社會情緒學習
旨在培養學生以下能力:
自我覺察、自我管理、社會覺察、人際技巧、做負責任的決策
J是我英文閱讀課上的一個學生,他是個觀察細微的孩子
我們最近的閱讀課程進入進階的階段
比以前帶入更多的批判性思考、帶領孩子進行思辨和提問
J提出的許多問題都讓我非常驚豔!
例如,以下是他看到圖一和圖二之後的提問:
我常說,其實有很多繪本是為大人們設計的
有些是用來幫助父母門引導孩子
有些則是用來撫慰大人的心靈
因為,
每個大人的心中,都住著一位天真的孩子
這本繪本的內文簡短、用字也不難
但有趣的是,
每一句背後的意思卻非常深遠
有時甚至要讓你思索
它想表達的意思到底是什麼?
A媽媽提問:
我目前是照著大家說英語的進度、帶著孩子背單字,
一次約5-6個,但不是每天要求背,大概一週有三天要背
老師您覺得現階段對他來說
背單字只要考聽寫單字就好、還是例句也要背呢?
以及多久再複習,重考聽寫比較好?
謝謝老師撥空回答
< Claire老師的回答 >
<家長提問>
因為疫情,孩子的英文補習班改成視訊課程,
因此我終於有機會陪伴孩子上課、第一手觀察他學習的情況;
結果我意外的發現,
孩子在口說上不太ok、上課聽不懂的地方都不敢提問,
我問孩子:聽不懂為什麼不發問呢?
他說因為他不知道怎麼用英文問😔😔(補習班老師規定不能講中文)
其實到小三這個階段,補習班開始帶入大量的文法概念,
因為不懂不敢問,結果寫作業時錯的一塌糊塗😭
我覺得是孩子的學習瓶頸,請問老師有什麼建議呢?
有一天聽黃瑽寧醫師在Podcast聊教育時
黃醫師提到孩子在學習上很需要成就感
同時也提到何謂「習得的無助感」
真的是深得我心
面對108課綱混亂的學制
連老師和家長這些大人們都摸不清頭緒了
又怎麼能期待孩子們自己把學好學滿呢?
有好幾個親子英文班上的媽媽
都不約而同地跟我說過:
「老師你挑的每本繪本都好精彩唷!
不但故事好看、內容又有意義、而且孩子印象都超深刻,
所以每次上完課後,
孩子都會主動請我去買老師上課用的繪本」
過年期間,孩子們在家有放鞭炮嗎?
firecracker和firework又有什麼不同呢?
經常有成人學生跟我分享,
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課堂上剛學到的單字
就連在親子英文班當陪讀書僮的媽媽,
也都可以將陪伴孩子時所看到的英文單字、和生活物品做連結
在在證明了:只要學對方向,英文在生活中真的俯拾即是!
成人學生說:
「老師,我發現芝麻薄餅的英文是cracker,我越唸覺得越耳熟
突然想起,我在您的親子班和孩子一起上課時,
您的孩子啟動「英文閱讀」了嗎?
讓孩子早早啟動英文閱讀的原因:
美語閱讀和中文閱讀都是重要的技能,
讓孩子一輩子受用
然而,對於台灣的孩子來說
美語閱讀卻比中文閱讀多了一道關卡:
那就是「語言能力」跟不上「心理成熟度」
英文繪本/讀本都是歐美作者為該國的兒童所設計的
有一位媽媽,她陪伴孩子參加我們的親子英文班,一路走來以來已經2年了
而她自己也從半年多開始,加入我們的成人發音會話班
前陣子她跟我分享:
「我學習英文的目的就是陪孩子一起學習,當老師的TA輔助孩子學習英文,課後在家當他的學伴。願景就是和孩子全程說生活英文,這個願望何時實現,我也不知道。」
我的回覆:
其實只要規律的接觸和練習,加上現在孩子們的英文能力也會推著我們往前進,所以相信和孩子英文對話一定可以實現的
現在許多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文、也都可以進行簡單的生活英文會話,
因此,在生活中,其實爸媽也可以請孩子跟你練習英文對話,
就說是幫爸媽練英文(孩子一聽到這句話,通常會很有成就感地馬上說好!)
線習的時間不用太長,可以一周練習1.2次,每次3-5分鐘即可,
《牧羊犬是哪位?》
跟著家人到美國生活、工作、讀研究所,然後又為了真愛回到可愛的台灣~
在台灣啟動了雜七雜八的工作模式:在大學教教教書、為紅十字會講講課、宅在家教英文,生了隻小羊兒以後,又多了一份兼職工作 = 兒子的專屬英文故事機!其實是自己對於英文繪本的狂愛程度大於仍在牙牙學語中的兒子...
希望透過這個小天地和大家分享中美文化的趣事、英文繪本共讀的經驗、以及英文學習的撇步,一起在育兒實驗室裡幫大家或是家中的寶貝打通學英文的任督二脈~
《牧羊犬都在想些什麼?》
以下簡單介紹我的教學理念 & 對於親子共讀的觀念:
★ 學英文不只是在學一種語言、更重要的是學習各國文化,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融入其中。不論各位的身分是上班族、老闆、家長、或是學生,我們現在和未來合作對象不再只有台灣人、而是全世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