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上次和學生以及爸媽們分享了出國深造7大迷思,你也深陷其中嗎? 這篇文章之後,有許多人透過Line給我私下的回應:
有人說他們身邊有許多當爸媽的朋友很需要這類的訊息;
也有人說:「很少人像你這樣願意說實話、跟大家分析出國得好與壞。就像臉書世界一樣,大多數人都只炫耀好的一面,但不提另外一面。」
當然,也有不少親子英文課的爸媽看了文章後、急著問我說:「所以我到底應不應該送孩子出國?越早出去是不是越好?」
其實啊,送得早不如送得巧!至於哪個時機點才是送得巧?那就因人而異、有很多因素必須考量進去了。
在此先整理出華人父母們對於「送孩子出國唸書」的幾個錯誤觀念,接著會依照不同的年齡階段(從出生~出國唸研究所),仔細探討各階段孩子出國時、可能會遇到的潛在問題。
「送孩子出國唸書」常見的錯誤觀念
★ 越早送孩子出國、孩子越能適應西方文化,所以是最好的選擇!
★ 孩子從小在美國長大、整體語言能力就越強!
★ 在美國出生長大的ABC是含著金湯匙出生、生活一定一帆風順!
★ 孩子不擅長念書、不適應台灣的升學制度,就應該送去美國,比較有好成就。
★ 孩子國高中就已經會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,所以出國生活沒問題的!
★ 等到研究所才出國唸書!? 太晚了吧?
因為這些錯誤觀念牽扯到的篇幅很廣,所以我把這部份分成上、中 、下 三篇文章探討,不然怕現代人沒有完整時間看完落落長的詳細分析…
接下來,我會依照孩子的年齡,歸納成「從小在美國生長」、「出國唸國、高中」、「出國唸大學」、「出國唸研究所」這四個選擇來分析優缺點、並同時解釋上面這些錯誤的觀念:
《 選擇1:讓孩子從小在國外長大、接受西方文化洗禮好棒棒 》
這個理解是很片面的,雖然在國外長大的孩子的確就能從小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,但是問題來了,做人處事都是美國風格的孩子,真的是華人父母所想要的下一代嗎?
養出美國小孩、有好處也有壞處(任何文化培養出的人都是一體兩面、沒有一個文化是完美無缺的~)
★ 好處是:創意十足、勇於表現自己、獨立自主。
★ 缺點是:沒有中華文化的觀念、以自我為中心、大多時候只管自己不管父母、容易有勇無謀、有夢想就只顧著往前衝。
我在美國的時候碰到過許多父母,包括白人、墨西哥人、黑人、秘魯人,當然,也有不少華人父母。
很有趣的是,不論是來自香港、中國、台灣、新馬、或是其他東南亞國家,華人父母的共通點就是:經常抱怨他們那些在美國撫養長大的孩子、怎麼都不像自己家鄉的孩子那麼聽話、孝順、又顧家?
要不是顧及他們是長輩,我實在很想回嗆這些父母:
「你的孩子原本在台灣(或是他們的祖國)生活地好好的,是你把他們帶來美國、接受文化的衝擊、甚至是種族歧視的霸凌,而他們好不容易熬過這些階段、終於融入美國文化變成美國人思維的時候,你卻反過來怪他們不像台灣人?」
在我看來,反而是那些孩子才應該瘋狂抱怨、外加翻白眼吧!?
所以啊,不管孩子的個性傾向是中華文化或是西方文化,都請父母給予孩子適當的尊重,不論在哪個國家成長,只要是努力、上進、有好好做人的、就都是好孩子!
除此之外,我在文章開頭列出的錯誤觀念之中也提到:
★ 孩子從小在美國長大、整體語言能力就越強!
其實,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孩子們,如果從出生到上學前、在家裡都只聽到父母們用中文溝通,那麼等到上學之後、被丟到全美語的環境時、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。
當然,在美國長大的孩子,最終的英文能力會很好、這是無庸置疑的。但是換個角度想,除非父母有堅持讓孩子去中文學校學母語(我認識的父母大都很難堅持到底),否則孩子就會漸漸失去母語的溝通力。
這樣就真的太可惜了,因為中文在2017年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一大語言,原本的英文落居第二、西班牙文第三。再說了,學過中文的人都知道,中文比英文更難學!
我寧願英文是第二語言、也不要把中文當成第二語言來學….(抖)
從小在國外長大、或是在小學三年級前就送去國外唸書的孩子,他們的中文基礎還沒打好,久不練習自然就漸漸淡忘。我在美國認識的這類朋友當中,他們在長大成人後,中文幾乎都忘光了,頂多會一些簡單的問候語,但是再深入一點的聊天或對話就沒辦法了,中文讀寫程度更是趨近於零….
另外,「在美國出生長大的ABC是含著金湯匙出生、生活一定一帆風順!」也是不正確的觀念。
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孩子們,外表是紮紮實實的亞洲人、但其實骨子裡卻是道地的美國人,所以他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受到文化的衝擊。
曾經就有一個ABC的朋友就很哀怨地跟我抱怨:
「我從小就在白人社區長大、求學過程中的朋友也都是白人或ABC,大家都是只說英文、不說中文。沒想到出了社會之後、在工作上碰到各式人種時,每個人初次見面都問我『你會講中文嗎?』讓我實在很無奈….」
除了語言和文化上的誤解之外,職場上的透明天花板、更讓他覺得很迷失,因為原本一直認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的他,卻總是被同事和上司當成是「外國人」;而跟他同種族的中國人,因為文化和語言上的隔閡、自然也不把他當成中國人,而是把他定位成ABC=外國人。
所以他很落寞地跟我說:「我就像是個沒人要的孤兒,走到哪裡都沒有歸屬感、只能永遠被大家當成格格不入的外人….」
附註:大家可以參考這個影片,是一位從小在國外長大的香港女生、描述自己從小到大所經歷的的文化衝突、歧視、霸凌、以及心路歷程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bhsXa7FzUM&t=720s
也可以參考這篇頗為詳細的文章、分析去美國的小小留學生挑戰:
接下來要探討的三大出國時機,分別是出國唸「國高中」、「大學」、以及「研究所」。對於出國唸「國高中」、「大學」有興趣的人、請點 (中)篇文章 ;對於出國唸「研究所」有興趣的人、請點 (下) 篇文章 。
本系列文章歡迎參考:
【美國文化】孩子出國唸書、去得早不如去得巧 (中) - 中學/大學篇
【美國文化】孩子出國唸書、去得早不如去得巧 (下) - 研究所篇
【英文學習】學習英文3撇步 — 挑對教材、選對主題、用對方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