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周幫一些暑假後即將升國一的學生們上課時
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於人生都有些哀怨
回想我們年少時也是這樣,
一方面想趕快長大、可以自己作主很多事情,
另一方面又覺得無止境的考試和競爭好累好煩、不想長大
這幾周幫一些暑假後即將升國一的學生們上課時
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於人生都有些哀怨
回想我們年少時也是這樣,
一方面想趕快長大、可以自己作主很多事情,
另一方面又覺得無止境的考試和競爭好累好煩、不想長大
今天跟一位學生媽媽聊到,
孩子在學校因為一些小疏失(數學考卷上,直式的橫線沒有用直尺畫)
就被扣了15分!
我和媽媽就討論起,
雖然當學校老師一次要管理20幾位孩子,真的很不簡單
但是為人師者,如果可以多給孩子們一些機會和改過的權利
而不是用這樣「發洩式」的扣分方式,讓孩子既傻眼又受挫
#最近很夯的SEL是什麼
#恰巧我們的英文閱讀課上都有帶入
SEL (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) = 社會情緒學習
旨在培養學生以下能力:
自我覺察、自我管理、社會覺察、人際技巧、做負責任的決策
J是我英文閱讀課上的一個學生,他是個觀察細微的孩子
我們最近的閱讀課程進入進階的階段
比以前帶入更多的批判性思考、帶領孩子進行思辨和提問
J提出的許多問題都讓我非常驚豔!
例如,以下是他看到圖一和圖二之後的提問:
(上圖為英文閱讀課後,一位學生主動畫出故事裡的內容:超人兔兔和三個妖怪,非常栩栩如生!)
#建立孩子表達意見的「安全感」
#應對108課綱的閱讀心法
有一位孩子剛升上國一,他在第一次英文段考之後
非常開心地跟他媽媽分享,班上就只有他考一百分
因為有一題閱讀素養題只有他會回答
而他說會回答的原因,
是因為那一題的考法、剛好就跟我們上英文閱讀課的討論模式相同
連他班上的英文老師都很訝異,他可以回答得如此靈活
而我當初開英文閱讀課的初衷、以及自製教材的方向,
就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「批判性思考能力」
以應付108課綱大量的閱讀素養題目
雖然上課時,
真的需要花不少時間和孩子們來回討論,才能激盪出彼此的想法
但是累積下來的成果真的是大家有目共睹!
我還記得,學生們剛完成發音課、進入閱讀課時,
每次面對我針對故事細節的提問時、孩子們都會先愣住
因為他們的腦袋一直在想:「什麼才是標準答案呢?」
我花了好長的時間,讓他們體認到:
雖然文法和考試會有標準答案、才能進行評分
但其實在我的閱讀課堂上,有很多的探討和推測,都沒有所謂的「標準答案」
所以我都需要不停強調:「這題沒有錯誤的答案、只是要分享大家的想法」
如同108課綱對於閱讀素養的定義,
就是希望培養出孩子從閱讀中「收集資訊、整理資訊、再進行反思和延伸思考」
經過我們在閱讀課上的訓練,
我也能明顯的觀察到:
孩子們都越來越能夠舉一反三、靈活思考,
有時候甚至還會提出一些連我都沒想到的層面
真的是越來越令我驚豔!
再台灣的學制下,隨著年紀長大,
學生會漸漸失去信心,只想找出標準答案
的確初期需要給他們時間、建立起"表達了也不用怕被罵"的信心
他們就會越來越有安全感、願意表達出小腦袋裡面的想法
比起中文閱讀,英文閱讀對於孩子來說有很高的門檻
面對不熟悉的單字、不一樣的文法順序、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
英文閱讀更需要老師和父母有耐心的「陪伴和導讀」
就像孩子們剛開始接觸中文繪本那樣
一開始可能80-90%需要由父母朗讀
但隨著孩子是質量越來越多
父母端的幫助比例就可以越來越低
最終,孩子就能達到自主閱讀
英文閱讀其實也是一樣的
有些可愛的爸媽們,在誇獎我的教學方式深受孩子喜愛的同時
也會順帶抱怨孩子學校或是補習班的英文老師
但我都會跟家長們說,
老師有百百種,沒有絕對好或是絕對壞的老師,
就只有「是否適合孩子的老師」
<老師回答>
(時空背景:我的孩子當時是雙語幼兒園大班)
聽你這麼一問,我仔細想想,發現我和爸爸似乎從來沒有為孩子的各個科目設定任何目標耶,哈哈!
但是沒有目標不代表放任不管,
例如我每周一~日都有幫兒子安排家中要完成的作業(如下圖)
大部分都是以閱讀為主,中英文共讀都有,
每天設定好功課,才不會因為偷懶就不小心把時間浪費掉了、或者是臨時不知道要念什麼
(附註:以上功課看似很多項目,但其實每天實際做功課的時間加起來只需20-30分鐘唷!)
除了每天的共讀之外,也會規律背英文單字和中文國字,
家長提問:
看到社群裡有些媽媽設定小一小二就要考到劍橋PET,或是藍思值要800L以上
我感到有點疑惑,總會想這些媽媽是對小孩有什麼樣的期望呢?
是以後都要念英文文學嗎?
對我而言,英文是溝通和學習的工具,
只是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,不想求快,也沒設定什麼具體目標,
只希望孩子對學習一直有熱忱,在探索世界時不會因為語言關係而怯步,
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,也許是我太沒上進心了😅
<Claire老師的回答>
「參加劍橋檢定考試和藍思值檢定」不等於家長或孩子的上進心,
只是大家再學習這條路上所選擇的「工具」不同而已。
有一天的閱讀課上,我們的主題是”I am brave”
我詢問孩子做批判性思考:When do you feel brave?
結果學生們的答案讓我很震驚…
學生A秒回:「我覺得自殺的人很勇敢!」
我呆了0.5秒之後,驚覺這是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議題
因此我沒有責備孩子的想法,而是小心的引導:
批判性閱讀
我之前在美國唸書的時候,英文老師第一堂課就在黑板上寫下大大的幾個字:
Critical Thinking = 批判性思考
已經習慣亞洲填鴨式教育、等著被答案的我,
看著這幾個大字、腦中頓時一片空白、不知如何下手
經過教授的引導和解說之後,我才了解到、原來所謂的「批判性思考閱讀」
我常說,其實有很多繪本是為大人們設計的
有些是用來幫助父母門引導孩子
有些則是用來撫慰大人的心靈
因為,
每個大人的心中,都住著一位天真的孩子
這本繪本的內文簡短、用字也不難
但有趣的是,
每一句背後的意思卻非常深遠
有時甚至要讓你思索
它想表達的意思到底是什麼?
最近有一位小六畢業生的台北媽媽、很著急地來詢問線上課程
和她討論的過程中、讓我小小吃驚了一下,
因為孩子小六畢業、卻完全沒有學過自然發音
原本想說這可能是個別班級/老師/學生的情況
因此我轉而詢問小五生的姪女,沒想到她也說學校老師沒有教…
這著實讓我既吃驚又擔心
畢竟,台灣在過去近20年來,就是一直號召用自然發音代替KK音標
但是沒想到,砍掉KK音標的教學之後
竟然讓一個至少學了三年英文的小六畢業生,連自然發音都沒有學好…
A媽媽提問:
我目前是照著大家說英語的進度、帶著孩子背單字,
一次約5-6個,但不是每天要求背,大概一週有三天要背
老師您覺得現階段對他來說
背單字只要考聽寫單字就好、還是例句也要背呢?
以及多久再複習,重考聽寫比較好?
謝謝老師撥空回答
< Claire老師的回答 >
<家長提問>
因為疫情,孩子的英文補習班改成視訊課程,
因此我終於有機會陪伴孩子上課、第一手觀察他學習的情況;
結果我意外的發現,
孩子在口說上不太ok、上課聽不懂的地方都不敢提問,
我問孩子:聽不懂為什麼不發問呢?
他說因為他不知道怎麼用英文問😔😔(補習班老師規定不能講中文)
其實到小三這個階段,補習班開始帶入大量的文法概念,
因為不懂不敢問,結果寫作業時錯的一塌糊塗😭
我覺得是孩子的學習瓶頸,請問老師有什麼建議呢?
有一天聽黃瑽寧醫師在Podcast聊教育時
黃醫師提到孩子在學習上很需要成就感
同時也提到何謂「習得的無助感」
真的是深得我心
面對108課綱混亂的學制
連老師和家長這些大人們都摸不清頭緒了
又怎麼能期待孩子們自己把學好學滿呢?
台灣從幼兒園到國中的英文學制
只能用「混亂」二字形容…
在我們的媽媽成人班裡
學員們在學英文的同時,也一併了解孩子目前的教育方向
畢竟,對媽媽而言,
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學習發展
不是要揠苗助長、而是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向!
今天邊做家事、邊聽Podcast的時候,聽到一個很有趣的理論:
心理學家認為,
「小男生喜歡英雄電影,小女生喜歡公主故事,
是因為這個世界有時候讓他們難以招架,
而永遠勝利的英雄以及永遠幸福的公主,
就自然成為他們對於現實生活的一種理想投射。」
專家的建議是:
有好幾個親子英文班上的媽媽
都不約而同地跟我說過:
「老師你挑的每本繪本都好精彩唷!
不但故事好看、內容又有意義、而且孩子印象都超深刻,
所以每次上完課後,
孩子都會主動請我去買老師上課用的繪本」